是在行走川藏线还是在收割流量,到底是谁在妖魔化川藏线……

2018-07-11 08:34:28 历史记录 193

很多年前川藏线上出现了一个,徒步川藏线的独脚大侠。一时被无数人追捧,被奉为川藏大神和偶像,他就是吴老邪!

独步川藏吴老邪

最初的吴老邪包上只有“不搭车”三个字,直到有游客给他钱后,他觉得此事大有钱图 ,便在川藏线上来回的走,一直走了好多年,也没见到他走到了拉萨。

白底黑字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后来迷彩色的雨罩被换成了黑色的雨罩再配上白色的字更加夺目耀眼从此也多了三个字“求资助”,迷彩黑字自然没有这黑底的六个白字来钱快,也不得不被吴老邪天才般的智慧折服。“别跟我谈情怀,戒了,请谈钱”   凭借着这身装备他直逼宇宙第一“五道口”的职业乞丐,日入四位数。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依然佩服他这种毅力!佩服这种独步川藏风雨砥砺催人奋进的进取精神!但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背都写着钱。

(二)

千禧年后,川藏线开始出现在大众的眼里,是因为天涯社区上的一个帖子,网友“月光1981”发布的骑行川藏线的帖子。从此川藏线开始走入多数人的视线,各种良莠不齐的川藏攻略也开始充斥网络,其中较为优秀的当属于《波尔攻略》。各种攻略的盛行,道路条件的改善使得普通人也可以按图索骥似的把川藏线走一遭。从此川藏线热闹非凡,涌现了一大帮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藏的人。

孙大圣

川藏线上从来都不缺乏话题,只是缺少制造话题的人。骑小黄车、滑轮滑、踩滑板、推小推车……我也曾见过“齐天大圣骑车”出现在川藏线上。我也曾想过骑头牛去西藏,可又觉得我不是老子也不是西出函谷关就只好作罢,后来只好在朋友圈吹牛去过西藏……

轮胎哥

去年一个滚轮胎进藏的,在网上确实火了一把。在某手等直播平台收割了不少流量和粉丝,据说因此还获得了100W元的赞助,受此启发很多人又睡不着觉开始蠢蠢欲动了。

曹雪芹在百年以前就做出了这样的预言: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于是,一大波怀揣各种目的的家伙抵达川藏线,去寻找心灵的故乡。比起上面的这位大兄弟,下面的小哥哥小姐姐更是升级了不少,墨镜、自拍杆、手机支架、充电宝一应俱全,或许还有一张不限流量的4G手机卡。

徒步西藏 宁夏第一人和他的狗

非常荣幸,有人居然近距离接触到了这位自称“徒步西藏的第一人”还载了他一程,并给我传了一张图片留念,使我也能一睹大神的风采,一如亲见。

大车装小车

“说好的一起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两路乡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再一次选择了这里。“徒步西藏宁夏第一人”也被二郎山挡了去路,推不动了,打电话给联盟求助,无奈的西哥又不能见死不救,便开着他的小货车去接了。说好的徒步去西藏呢……说好的徒步第一人,画风一边成“宁夏徒步西藏”搭车第一人!

一路走一路直播的小哥哥

没有看见叫小白的狗狗

当你在看车里的狗时它也在看你

小姐姐你是在搬家么

超大的推车,车把前特意加装的手机支架,去川藏线真不需要这么大的推车。看过电影《冈仁波齐》的朋友,可能会记得一个场景,一大群人去转山,保障的拖拉机货货箱也不比这个大多少。

《冈仁波齐》剧照

其实真的是徒步川藏线,背一个45L的小包,加上一个类似买菜的小拖车拖上一些东西就足够应付了,真没必要整出搬家的排场。小推车上的手机支架和大推车把的支架,不经让人联想也许这些直播是事先预谋的行为。玩抖音也真的不需要这拼,不需要一路直播到拉萨的。我也始终认为,行走川藏线是一件私事,不应全网直播到处宣扬。无论它对于己有多么宏伟,你的梦想永远是你的梦想。四处宣扬的“梦想”,要么是空想,要么是骗局。所有在路上帮你推车的人都是你生命中的贵人都在为你的行为买单,谁都没有义务为你推车,你也不用到处宣扬一路走来遇到的好心人特别多,他人对你的好也不应该成为你炫耀的资本。

(三)

丁一舟赖敏和他们的狗

丁一舟和赖敏两人乐观的性格激励了无数人,也让无数人相信了爱情,他们在川藏线上也带着一条工作犬,后来收养了一些沿途的流浪狗变为了几条。如果说@GOGO小萨的偶然走红只是川藏线带狗的开端,那么丁一舟和赖敏的爱情故事走红网络后,让川藏线完成了从“为自己带盐到为自己带狗”的转换。带条狗去川藏线似乎也成了标配,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带一条狗一起去,要知道狗也是会高原反应的。

丁一舟和赖敏走后,将他的三条狗寄养在理塘朋友那里的,会不会成为流浪狗就不得而知了。

@GOGO小萨

2012年火遍网络的@GOGO小萨,刚过完六岁生日。那些走过川藏线的狗狗们,你在天涯还好吗?

(四)

1991年4月,余纯顺推着他的“中华奋进号”,在二郎山下,被暴雨和塌方阻拦。在长河坝得到了杨孝玉母子的帮助。当时的川藏线路况条件极差,推车前行不太实际,老余于是把“中华奋进号”暂存于食宿店中,没想到这一存已快30年了。

骑友与杨孝玉

去年我和队友骑行至此也曾到店烤火避雨。围坐着热乎乎的火炉,杨孝玉阿姨给我们讲了当年发生的那些事,老余也曾经多次把这一家人接到上海家中做客……最终余纯顺没有能够走出罗布泊,这车就在长河坝永久地等待了。这一切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点击上图阅读相关资料)

中华奋进号

遗憾的是那次未能见到那曾经陪老余风雨兼程的小推车。由于雅康高速的修建原来的房子已经被拆了。阿姨是租住在别人家中,为了更好的保管那辆小推车,她将车存放在了其他地方,说新家装修好后邀请我去再看看那一辆小推车。

余秋雨说:没有探险家的国度是寂寞的国度,没有探险家的岁月是忧伤的岁月。余纯顺走了,但他的小推车却留了下来。犹如一座熠熠生辉的里程碑,照亮着更多的旅行者,沿着他当年进藏的路线前行。

朝斯夕斯,念兹在兹

磨砺以须,及锋而试

© HU ' K All Rights Reserved